白酒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。在我國源遠流長,飲酒在國人的生活中早就演變成一種文化現象。坊間流行這樣的俗語:人是鐵,酒是鋼,沒酒吃啥都不香!還有這樣的說法:一日三頓酒,煩惱全沒有。不活一百二,也活九十九!
最初的喝酒肯定是被迫的
因為人類要存儲食物
而很多食物存儲久了就會產生酒
而那時候的食物是很珍貴的
農耕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后,高粱、稻谷等作物在豐收之后需要大規模儲藏,這其中肯定會有大規模的生產酒的現象,由于久存的食物是很難吃又不得不吃的。所以“比比誰家糧食腐敗后更好吃”這種看似毫無道理的原因,就成了酒文化起源的最大助力。
當然這種事情也不單單只有中國人會做
實際上,全球的各個文明
在“控制食物腐敗后的味道”這類課題上
都有深入地研究
要不你以為葡萄酒、啤酒這些是怎么來的?
但是數十萬年甚至上百萬年
吃酒精化食物的這種傳統繼續演變
最終產生了新型釀造技術
這時候的酒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
成為腐敗食物的附屬品而被迫食用了
反而由于原料寶貴
喝了之后還有興奮劑作用
能喝到酒是富貴的象征
是脫離了低等窮人的象征
所以最終酒成為了奢侈品而被人追捧
而白酒在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推崇的口味
并且伴隨著口味的流行
能衍生出無數的新酒種類
因此中國酒的品種
多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
中國人對白酒那可是真愛!在中國的酒類消費中,烈性酒占酒類消費的69%,而即便以酒風彪悍聞名于世的俄羅斯和烏克蘭,也大大低于中國烈酒消費的占比。中國的烈酒主要是白酒,不難看出,中華民族真是白酒中泡大的民族!那么問題來了,中國人為什么喜歡喝白酒呢?
1、白酒滋味好,難與外人道
說起美酒,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香。其色清朗透明,其香氣蘊濃郁,小咂一口,甘美醇和,細細回味,尾凈余長。毛頭小兒初次品嘗白酒,一口下肚,抓耳撓腮,叫苦不迭。只有當他再沉下心來,細細品味,才能感受到美酒滋味如花蕾一般,在口腔內部有層次地綻放;緩緩咽下,酒之馥郁至頭頂一陣幽香。這滋味之美,不足與外人道也!
2、白酒的滋味,人生的況味
對白酒的審美感受是隨著年齡一起增長的,白酒中的酸甜苦辣澀,也代表了人生的況味。高興喜悅時,“白日放歌須縱酒”;悠然自得時,“借問酒家何處有”;孤寂思念時,“酒入愁腸,化作相思淚”;消沉憤懣時,“暫憑杯酒長精神”!人生百味,皆在酒中。一壺美酒,陪我們品味百般滋味。
3、白酒的滋味,跨越古今的靈魂
白酒的釀制和傳承已有上千年歷史,白酒的歷史與我國數千年的文明軌跡是一脈相承并且同步進行的。對我們而言,對白酒精神層面的訴求,遠遠大于它的物質層面。正所謂杯小乾坤大,壺中日月長。一杯酒之所以醇厚,不僅僅在于它的口感,更在于沉淀其中的文化底蘊和歷史風華。
白酒層次分明的香味,恰似人生的豐富況味,更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之韻味!這就是中國人愛喝白酒的原因,也是白酒文化蓬勃至今的內在動力!
黔人問醬